四川省消委会提示:贴着“儿童”标签的食品未必更健康
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(记者刘铭)儿童酱油、儿童儿童面条、川省儿童奶酪、消委儿童牛排……近年来,示贴食品标有“儿童”二字的着标食品受到广大家长青睐,价格也比同类普通食品高。未必6月6日,更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、儿童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提醒家长,川省包装有“儿童”字样的消委食品不一定比普通食品更适合儿童,关键看标准和配料表。示贴食品
调查发现,着标包装标有或宣称“儿童”的未必食品种类繁多,销量也比较高。更健以网上销售的儿童一款吐司为例,产品宣称“儿童营养吐司”,月销量达2万单,但配料多达22项,执行标准是普通面包国家标准。还有一款月销量达3000余单的意面,包装虽没有“儿童”二字,但宣传图却标注“儿童意面”,咨询客服“与普通意面有何区别”时,对方表示“面是螺旋面,其他都是一样的”。
两部门提醒称,其实,目前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各国对儿童概念均无明确统一的规定。根据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》问答第二十九条解释,可以理解为:已满36个月但不满15岁的人群均可认作儿童。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儿童食品这一概念。我国只有针对0至3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、辅食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,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》(GB10765—2010)、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》(GB10767—2010)、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》(GB10769—2010)等。还有一些涉及儿童食品团体标准,如《儿童速冻含馅米面食品》(TCGCC34—2019)、《儿童肉类制品通用要求》(T/CMATB9002—2021)。因此,消费者不要以为食品包装或宣传页面注明“儿童”就一定更符合孩子生长发育需求。在执行相同标准的前提下,其实市面上打着“儿童食品”旗号的产品与同类普通食品成分没有太大区别。
除了食品领域,其他领域产品也存在打着“儿童”旗号,实质与普通商品没有区别的现象,目的是迎合家长爱孩子的心理从而卖出高价。在没有强制标准的情况下,市面上有的“儿童食品”不仅与普通食品没有太大区别,有的厂家为了迎合儿童口味,甚至可能加大调味料或添加剂的使用。判断食品适不适合孩子吃,关键看标签执行标准以及配料表,优先选择配料表比较简单以及少油、少糖、少盐的食品。
责任编辑:李佳榕
- ·德基机械: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:绿色公路养护的革新引擎
- ·汉斯格雅2022财年:扩大战略布局,业绩持续攀升
- ·实木家具质量好不好与含水率有关!
- ·面对宝宝哭闹 家长们到底该怎么做才合适
- ·中粮茶业持续提升影响力 荣获中华老字号创新大奖
- ·8.8热搜第一名!女子痛经15天,保险公司赔4笔钱,金额112万
- ·经纬恒润自研“硬核”技术亮相红旗供应链创新科技展, 加速汽车智能化进程
- ·美式法式混搭装修指南
- ·恰逢周一上班及进出岛高峰 厦门开学日这些路段或现严重拥堵
- ·专家支招 拿什么来保护家中的中央空调—万维家电网
- ·保险公司盈亏排行,中国保险公司盈亏排行榜
- ·做副业轻松过万?江苏省消保委:别被“快速致富”的幻想迷惑
- ·“向野而生”GALTSAND2024秋冬订货会圆满落幕
- ·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:陈妤颉平个人最佳夺女子百米金牌
- ·家具建材真能对甲醛说“不”吗?-
- ·别被装修“全包价”套路了